
好房網News記者戴鈺純/綜合報導
根據國發會109年8月公布「中華民國人口推估(2020年至2070年)」報告指出,台灣總人口已提前在108年達到最高峰2360萬人,並於109年1月出現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的死亡交叉,人口將轉呈負成長。且從2020年1至12月出生率推估,新生兒僅約為16萬4000人,也成為歷年來新生兒最少的一年。
房產專家張欣民表示,人口負成長讓「超高齡化社會」來的又急又快,也因此造成台灣年輕人負荷越來越重,薪資漲幅遠遠趕不上生活消費的負荷,經濟壓力更讓年輕人排斥生育。所以,房產供需也會漸漸失衡,也因人口結構的改變,使房子需求量變少,房子供過於求的慘況變得越來越嚴重。

張欣民說,高房價的某種程度會影響民眾生養小孩的意願與能力,或許也可以解讀說,高房價是年輕人不敢生養孩子的原因之一,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素,因此人口負成長、少子化雖然會對房價有影響,但只限於某特地區域,像是推案量大,規模較大的重劃區,因機能純熟需要更多的磨合期,所以降價幅度才會略為明顯。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,出生率偏低主要影響到人口紅利,在台灣屢傳空屋、餘屋過多,確實是隱形危機,不過其發酵時間長,目前國內房市的投資熱潮下尚不見利空結果,也有租屋市場在支撐不少投資客的多屋量能。
陳炳辰說,過去幾年因為房地合一重稅,確實也已見許多開發機能不佳的重劃區面臨點燈率低,投資客與建商賣壓大的狀態,若未來多以自住為主的局面,過去這類區域建設不足的「鬼城」就可能發生,但整體來說都言之過早,除非台灣有更完善的經濟發展,否則政府單位都不會讓不動產市場過分蕭條。
此外,陳炳辰分析,少子化倒是讓不少過去走大學城的租屋市場有感收益狀態不比過往,特別是區域房市不佳、沒有多元客源,以及排名較落後,可能招不到學生的大學城地點,又更加劇劣勢,得靠著商圈知名度,令租客並不單純來自學生,如上班族群等來讓租屋市場活絡,像是靠近士林夜市的銘傳大學,或是桃園中壢的健行科技大學,都因鄰近熱鬧商圈而行情有救,另又或是多間學校共同支撐租屋市場,如健行科技大學,同時兼具中原大學的學生族群,放大租屋市場客群,均為出生率弱化干擾房市演變出來的變通方式。